![]() 日志正文
|
||
1987年8月24日,我去西安参加了航天部708所组织的几个部标准的审定会,两个航天专业标准是上海航天局801所起草的,一个基础标准是807所起草的。我们住在航天部西北物资供应站招待所。条件很一般,负责这次审定会会务工作的是航天部西安771所。会议期间,按惯例总要去参观游览一下西安的名胜古迹,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,一场秋雨过后,我来到乾陵的陪葬陵之一——永泰公主墓。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,生于公元684年,死于公元701年,她是武则天的孙女,唐中宗的第七个女儿,死在洛阳,年仅17岁。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当了皇帝,她的墓才得以迁到关中,做了高宗与则天皇帝的陪葬。在墓道的两旁是参天的古树,可以环抱,踏进墓门的一刻,看那不高的坟冢,满是青草依依,在八月的阳光下,散发着雨后的潮气。不经意间已经到了墓穴的入口,眼前是一处很深的斜坡,一直阴暗到底。洞口的地上横放着一块《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》石碑。镌刻着永泰公主的墓志铭。至于她的死因,一说永泰公主被武则天处死。在《新唐书·则天顺圣武皇后纪》中说:大足元年“九月壬申,杀邵王重润及永泰郡主、主婿武延基。” 又据《资治通鉴·则天顺圣皇后》说:“太后春秋高,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,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、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,易之诉于太后,九月壬申,太后皆逼令自杀。”历代史书记载,均为懿德太子李重润与永泰公主,因议论武则天私生活而被其赐死;一说永泰公主死于难产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发掘永泰公主之墓,有人根据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块骨盆碎片,复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,经科学测量与鉴定,认为“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,并结合墓志铭“珠胎毁月”句,断定“永泰公主死于难产”,而非其祖母武则天所杀害。我确信后者永泰公主是死于难产的,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,历代史学家也总是将武则天贬低的。
通往墓室的砖砌墙上,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,唐壁画的经典之作《仕女图》《宫廷图》就在这16米的地下。一批游人散尽,我落在最后,仔细地看着壁画上衣着华丽奢靡的大唐风采。那些女子一直这样安静了千年之久,可是,只要看过她们的人,都会感到一阵呼吸急促,宫廷的胭脂水粉,香熏步履迎面扑来,,让人不由进入梦幻的境界,飞度时间的长河,宛如置身在歌舞生平的大唐盛世。壁画上共三十八个人,分为八组。 《仕女图》是色彩保留比较完好的一幅。16个面庞秀美的宫女,一派绿肥红胖的色彩,低语,回眸,凝神的一颦一笑中,不由钩起你无尽的联想,眼前这些唐朝女子并非某些人说的那样臃肿着的女子,诚然,她们的脸是圆形的,下巴是圆的,肩膀也是圆的,但是轻柔薄纱半露酥胸,袭地的条纹裙在视觉透射下,反而拉长了下身的比例,使整个身材显得修长而苗条,高贵而美妙,无怪乎有人说“唐代前期,往往愈是贵妇人愈穿露胸的上衣”。在这样一片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的良辰美景中,可以想见永泰公主青涩的年龄,却也几多风情几多愁,行进在花径廊环间,做着唯美而奢华的宫廷之梦,有人认为唐朝女子的肥胖之风是为了种的延续。此言谬矣,试想世间女子会更在意种的延续,还是更在意美的身段呢?我想古代的美女也一定更在意美的身段。顺着导游的手指,我的目光落在“中华第一美女”杨玉环的身上,袅娜的身姿成S形,雍容华贵,亭亭于团扇,拂尘,杯盏,玉如意的闲情逸趣中,参差错落;如玉面庞,微颔首,似抬望,静止的目光中有幽怨的宫闱之苦,手捧一高足玻璃器皿,举止适度,显出不卑不亢的神态。走完长长的墓道之后是天井,仿照宇宙之构成,藻井绘着日月星晨,银河的天体图。再过去就是停放永泰公主棺椁的墓室。一个巨大黝黑的石椁,内棺已朽,石椁上的线刻画,游丝细线中刻出娴静于尘土的落寞,同时也被繁复绚丽的图案装饰着,极为精美。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,其造型之美,让我至今仍回味无竻。该墓早年已经被盗掘一空,我们今天来参观最为惊叹和值得一看的也就是那精美绝伦,栩栩如生的壁画了。 其实这个墓还是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的葬身之处,武延基死得比永泰公主要早一些,因为他俩和李重润私下议论武后宠幸张易之兄弟之事,消息泄露,则天大怒,于是先后惨遭司法机构的行刑。在石椁两扇门的顶部,你可以看到刻着一对鸳鸯,张开羽翼,相向飞舞,那是墓内主人夫妻恩爱的象征。
最后修改于 2009-06-28 13:56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